//红星新闻/报道消息!
当地时间19日,一篇题为《三十年的长周期无线电瞬变活动》的研究正式在《自然》杂志上刊发。研究人员发现,至少从1988年起,一个神秘的外太空信号波源源不断以22分钟的频率定期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
然而,研究人员并不知道这些神秘信号的源头是什么,信息是什么,因为其电波的性质并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已知的理论和模型。
【资料图】
目前,多国科学家纷纷开始观测这一神秘源头,试图努力解决围绕这个天体的奥秘。它究竟是脉冲星、磁星,还是外星生命试图联系地球上的人类?
▲未知外太空物体35年来不断发出神秘电波
持续向地球发送信号35年,每22分钟重复一次
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的科学家们每三个晚上就会使用位于澳大利亚的默奇森广域阵列射电望远镜扫描一次银河系。很快,他们就有了令人振奋的发现:“几乎在我们刚开始观察的时候,就在天空发现了一个新的光源,每22分钟重复一次。”
随后,他们通过每一台能找到的无线电、X射线和光学望远镜设备,对这个外太空物体进行观测。结果发现,这一未知物体以每次脉冲持续5分钟、间隔17分钟的周期不断发出无线电信号。
当研究人员对过去的无线电观测档案进行搜索后,真正的惊喜出现了。科学家们发现,至少从1988年起,地球上每年都能探测到这些信号波,但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此次翻阅档案时才发现,该信号源至少已持续不间断地出现了35年。
通过对长达35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人员得到了精确的脉冲时间,“源头就像时钟一样,每1318.1957秒产生一次,误差为十分之一毫秒。”然而,这一信号波与此前在地球上看到的都不同,也不符合目前存在的任何理论。
▲默奇森广域阵列射电望远镜的一部分
究竟是来自脉冲星、磁星,还是外星人?
研究人员首先考虑的一个可能是脉冲星,即一种旋转的中子星,也是最常见的外太空重复信号来源。
脉冲星在旋转时发出射电爆炸,类似灯塔光束一样忽明忽暗。科学家们认为,只有在脉冲星的磁场足够强,并且旋转速度足够快的情况下,这些信号才能在穿过地球表面时被捕捉。因此,所谓“脉冲星死亡线”的理论出现了,这是中子星产生无线电波的理论极限,甚至适用于非常复杂的磁场模型,即必须旋转得足够快、足够强才能被探测到。
科学家在研究文章中指出,这个新发现、被命名为GPMJ1839-10的天体远远位于“死亡线以下”,如果它是一颗脉冲星,那么其运行方式似乎并不符合现有的科学理论定义。如果引力波强到足以在地球上被探测到,那么GPMJ1839-10的旋转速度一定非常快。然而,“目标看起来很像脉冲星,但旋转速度要慢上1000倍。”与预期相悖。
其次,它可能是一颗白矮星或者一颗磁星,这是一种具有极强磁场的恒星。然而,如果是磁星的射电爆炸应该只能在几个月至几年的时间长度内可见,而不是长达35年。
在出现上述悖论后,这一巨大的谜团也让一些人开始思考,是否可能是外太空其他的生命形式也在发送信号?不过,这一理论尚未得到证实。
▲脉冲星从极点发射出强大的无线电波
这究竟是最新发现,还是“三体”中早已发现?
有媒体就此发现,时下科技界和天文学者爱好者都在讨论的《三体》不就是和这一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其《三体》故事情节中早就有大同小异的叙述?相信读过或看过《三体》的网友都有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近乎神迹的倒计时,行事隐秘的科学边界,神秘莫测的《三体》游戏……一时间科学界风雨飘摇,人心惶惶。”这其中就是《三体》剧情中的呈现,随着与情节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确定了《三体》游戏中的世界是真实存在。而所有事件的起源,皆因是两个文明为了生存空间,孤注一掷的生死相逐。最终剧情显示在联合作战中心及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继续准备着在今后与即将入侵的三体人展开殊死斗争的科幻故事。
如果这个科学研究发现是真实可靠的,那么《三体》中的科幻故事已经为我们呈现了文革时期中国科研人员的早期发现,也充分验证和说明了我们基层科研人员的猜想和方向是对的。但是剧中告诉我们应对的方式就四个字:不要回答。
▲《三体》剧中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不要回答”
目前,种种谜题令科学家们回到了起点,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表示:“所以当我们试图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不小心又制造了另一个问题。这些神秘的重复射电源是什么?”但幸运的是,这一神秘信号源至今仍然活跃,所有人都可以对它进行观察,“也许通过创造性的后续观察和更多分析,将能够解开这个新的宇宙之谜。”
【原标题】至少持续35年!神秘外星物体规律地向地球发信号 电波性质不符合已知理论
【来源】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注: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