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堂乡“女儿湾”景观。
“年保玉则”景观。青海日报记者 乔欣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藏高原”——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人们心中关于浪漫、神奇、甚至神秘的代名词。 海拔375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门堂乡,是黄河首次出青海省境的地方,因蜿蜒流转的“黄河首曲·女儿湾”闻名。7月5日至7日,记者随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湿地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组一行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一站就来到门堂乡,沿着步行栈道一直向前,碧绿草山环抱四周的“女儿湾”出现在我们眼前。
在“女儿湾”观景台前,门堂乡乡长象花措说:“如各位所见,黄河在门堂乡境内环绕多弯、绵延出省、而后远流,好似女儿出嫁时眷恋不舍的情境,故称女儿湾……”
“2021年以来,久治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划、科学选址,利用上海援建资金建设观光栈道项目,总投资49.95万元,主要铺设木栈道700米,建设木质观景平台200米。自2016年以来,经过7年的修复保护,湿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象花措向检查组介绍。
家住“女儿湾”山脚下的牧民依里,是这里的“老管护员”了,几年来,通过无数次的巡山巡林,他对管理辖区内的灌木林、牧草地、野生动植物等情况“了如指掌”,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了感情。“我觉得,思想上的认识很重要,所以我总是在巡林的同时,通过闲聊天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我所了解的生态管护相关法律法规,如今,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经常可以看到‘老乡们’主动捡垃圾、打扫卫生,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也更相信‘女儿湾’未来会更美!”依里说。
“女儿湾”所在的久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果洛州东南部,地处青、川、甘三省交界,县域内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类型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全县湿地总面积为52072.3公顷,其中河流湿地4640.52公顷,湖泊湿地1584.54公顷,沼泽湿地45817.53公顷,人工湿地29.71公顷。丰富的湿地资源对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及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久治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局长桑杰加向检查组介绍。
七月,本就是草原最美的季节。地处“三江之源”的果洛,此时也展现出它一年中最俊逸美好的样子:洁白云朵和湛蓝天空之下,大片大片绿地毯般的草原上,牦牛信步、俊鸟飞翔……车轮滚滚向前,我们离当地藏族群众称为“神山神水神话”的世界越来越近了,神秘浪漫的“年保玉则”近在眼前。
“当年‘年保玉则’还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时,一位外地游客站在这里泪流满面,一直感慨,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地方!”果洛州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谢多回忆道。
从现场展板简介上可以看到:年保玉则景区内雪山高耸,绵延群山中环抱相伴着360个大小湖泊,除有现代冰川地质遗迹外,还有鹿、熊、雪豹、猞猁、沙狐、水獭、麝、黄羊、岩羊、雪鸡、黑颈鹤、娃娃鱼等珍贵野生动物和鱼类资源及川贝、红景天、大黄、黄芪、雪莲、秦艽、甘松、佛手参、冬虫夏草、羌活等植物药材,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
如此神秘美丽的“年保玉则”,保护情况如何?
“2018年5月,我县停止涉及年保玉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8处及缓冲区3处的旅游经营活动(停止出售门票),6月份相继拆除了年保玉则保护区内木栈道、帐篷营地等基础设施……最大限度恢复原有地貌,草原、湿地生态持续向好,珍稀动物数量明显增加,这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桑杰加介绍。
记者了解到,自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工作以来,久治县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全面加强林草资源管理,优化林草发展环境,促使全县林草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进一步发展,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草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格局。
久治县索乎日麻乡索乎日麻村二社牧户相参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林业管护员,每年可以有21600元工资、还能为保护自己家乡生态做贡献,他“特别高兴”。
“县、乡、村、社四级林草长组织体系与生态管护员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压实各级林草长和生态管护员的工作责任,林草长制机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我们常态化组织全县生态管护员开展巡护值守和宣传宣讲工作,不断营造全面加强林草长制工作的浓厚氛围,可以说取得了显著成效。”桑杰加补充介绍。
成果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检查组听取果洛州湿地保护“一法一条例”工作汇报后表示,果洛州积极承担起保护“中华水塔”、守护“三江源”的重大责任,认真落实“三定”职责,将湿地纳入林草长制管护体系,加强湿地资源用途管控,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湿地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检查组指出,果洛州地理位置特殊,应更认真贯彻落实法律确立的重大原则和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系统性保护,科学利用湿地、加大政府责任落实、完善法规制度、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带动群众共同保护好“大美湿地”,多方协同、形成合力,让“地球之肾”常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