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资料图)
日前,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或直接暂停申购,其中不乏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绩优产品。业内表示,多数基金限购是为了将基金管理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
基金公司普遍认为,国内经济维持弱复苏下,目前市场整体风险不大,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同时低估值国企仍有修复空间。
主动权益基金密集限购
5月14日,安信基金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5月16日起,安信基金将暂停安信盈利驱动股票的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同日,建信基金公告,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旗下建信智远先锋混合自5月15日起暂停10000元以上的大额申购业务。中银基金则公告,中银智能制造股票、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中银行业优选灵活配置自5月15日起暂停接受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超过500 万元(不含500 万元)的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申请。
而在5月13日,盛丰衍管理的西部利得量化价值一年持有因投资管理及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需要,决定5月15日起暂停该基金在全部渠道的大额申购、大额转换转入、大额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此前一天,东吴基金公告,自5月15日起暂停东吴新趋势价值线混合的大额申购业务。截至限购前,该基金年内收益31.17%,在同期全部主动偏股基金中排名居前。
对于科技股行情,刘元海认为,这一轮A股科技股基本面上行时间有望持续3—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此期间预计A股科技股有望有较好的表现。因此,他将继续以科技股作为重点关注,希望通过分享中国科技行业发展而实现基金净值不断上行。
更早的5月5日,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价值边际已经暂停接受200万以上的大额申购。截至5月12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达13.41%,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0%。5月8日起,叶乐天管理的建信鑫荣回报限购50万元。
控规模保收益
事实上,除上述基金外,还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于近期悄然颁布限购政策,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
此外,近期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的主动权益基金还包括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易方达新兴成长灵活配置、招商量化精选、建信潜力新蓝筹等。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限购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基金管理人认为规模上升太快,需要缓一缓,调整投资布局;二是管理人认为基金规模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与投资策略相适应的程度;三是管理人出于对市场走势和投资者情绪的判断,避免冲动投资而限购。
对于一些年内已经累积了一定收益的基金,当前选择限购更多是出自保收益的考虑。今年以来,大盘指数在经历短期反弹后持续调整,行业板块轮动到极致,部分基金抓住机遇斩获不错收益,但由于其投资策略容量有限,需要对规模做出限制。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表示,4月A股市场走势前高后低,结构分化明显,后续行情或将表现为震荡行情,部分前期受情绪驱动上涨过高而缺乏基本面支持的行业主题或将有大幅震荡出清风险,而新的主题则有待观察。
“进入5月以后,市场震荡演绎。信息真空期、国内外宏观事件暂时平复,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还未到公布时间,投资主线一时难以辨别……”他进一步表示,出于对市场行情的不确定,多只权益基金选择做出限购操作,以防止投资者盲目跟投。
中长期或可关注泛科技
中信保诚基金经理孙浩中表示,当前市场仍然呈现明显的结构特征,以数字经济(AI)和“中特估”为主要方向,其他板块乏善可陈。之前预期的年报季报行情没有到来,背后的原因在于低估了产业变革的力度。
新能源方面,整体披露的一季报业绩基本都符合或者超预期,特别是光伏链上的,但股价仍在不断回落。车方面,终端价格战仍没有结束的迹象,预计产业链各主要环节的盈利底部仍需等待。光伏方面,中长期格局恶化的问题始终会对估值有压制。
中短期看,新能源或有反弹的可能,估值具有吸引力,很多都要进入当年个位数估值;但泛科技可能仍是中长期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
博时基金经理肖瑞瑾认为,“4月以来市场的回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两个一级行业,与此相反,下游应用占主导的传媒一级行业悄然走强。这表明4月以来市场对人工智能板块的投资逻辑发生了转变,投资重心从人工智能模型为代表的计算机、算力为代表的通信行业,逐步转移到AI应用为代表的传媒行业,包括游戏、出版、影视剧等AI赋能的下游行业呈现了较大幅度上涨。”
肖瑞瑾认为,以上说明近期回调是结构性的,不表明AI板块出现了系统性风险,市场有其内在运行逻辑,短期业绩难以兑现的计算机和通信行业下跌符合市场逻辑,同时业绩稳健增长的下游应用领域得到更多投资者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AI板块内部发生分化的现象,传媒、游戏势如破竹而芯片等细分赛道有所回调,肖瑞瑾认为,结合一季报等基本面因素,板块内部的这种分化趋势是合理的。
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姜锋认为,随着海外通胀数据回落,海外加息进入尾声,全球金融环境或将迎来拐点;国内方面,人工智能行业的突破性进展有望深刻影响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相关投资机会值得深入研究。
建信潜力新蓝筹基金经理周智硕维持上一季度的判断,即随着国内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出现巨大分化,部分竞争力突出的企业有望享受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以及由于结构升级带来的利润率提升。“成长股猎手”邵卓则认为,过去三年成长板块主线的新能源行业在经历了竞争格局重塑后,部分优质公司仍有价值兑现的机会,只是需要经历需求和竞争格局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