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堤,原名百花堤,最初为宋代曾巩所建。
曾堤位于大明湖东部,从百花桥向北一直延伸到北岸汇波桥下,横亘南北,将湖面水域分为大明湖与东湖。曾堤由五座景观桥连接起来,自南向北依次为百花桥、凝雪桥、竹韵桥、南丰桥、汇波东桥。
顺堤上的石板路向北行,一路上小桥流水,绿荫匝地,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当来到一座三孔拱桥——南丰桥时,只见长桥如虹般卧在水面上,桥下水边,湖石堆叠,芳草茵茵。
(资料图片)
站在桥上眺望,西侧波光粼粼的明湖湖面使人心胸开阔;东侧与北渚桥、竹港清风遥遥相望,水溪曲折蜿蜒,翠竹青青;东南侧,超然楼自绿树丛中拔地而起巍巍耸立。长堤上,游人或三三两两漫步,或坐在岸边石椅上小憩欣赏明湖美景,几只白鹭从湖面上轻盈掠过,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优美和谐的图画。
曾堤始建于宋熙宁年间,是宋代曾巩整治大明湖的措施之一。他利用疏浚湖水时挖掘出的泥沙,在水位较低的位置,沿湖由南至北修筑了一条贯通两岸的长堤,将湖水隔为东、西两部分。堤岸的最大作用,是为了能快速地从湖的南岸到达北门,以便实现抗洪之需。
曾巩还在堤间修建了几座桥梁,以及亭、台等建筑,并沿堤栽种树木。每到春日,湖堤两岸的湿地上繁花遍地,故名曰“百花堤”。春秋佳日士女云集,画舫往来,碧波荡漾,成为当时济南的一大游览胜地。
百花堤建成后,曾巩曾沿堤岸一路来到湖北岸的北渚亭,并写下了长诗《百花堤》,来表述他对新建成的百花堤的欢愉心境,诗中咏道:“如玉水中沙,谁为北湖路?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我为发其枉,修营极幽趣。发直而砥平,骅骝可驰骛。周以百花林,繁香泫清露。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莫。飞梁凭太虚,峣榭蹑烟雾。直通高城巅,海岱归指顾。为州乏长材,幸岁足粳稌。与众饱而嬉,陶然无外慕。”
这首长诗里可以看出,先前的百花堤一带是被荒草淹没的水地,经过曾巩的整治,大堤已变成可驰骏马的笔直平坦大道,大堤两边花木繁盛,清露芳风,令人心旷神怡。
曾巩修建百花堤的事儿,堪称是大明湖历史上一段珍闻佳话,历代文人墨客都曾驻足吟咏。清乾隆皇帝来济南时,曾作有《鹊华桥》诗:“长堤数里亘双湖,夹镜波光入画图。望见鹊华山色好,石桥名亦与凡殊。”诗中的数里“长堤”指的便是曾堤。
百花堤历经沧桑,亭榭无踪,随着这一带湖面水域的缩减,长堤成为陆地,周围渐渐为民居所占。至明代时,百花堤已成了湖中的一条街,明崇祯时的《历城县志》已有汇波寺及汇波街的记载。
汇波寺,亦写作“会波寺”,因寺内有阁,故俗称汇波寺阁子,始建于明代。汇波寺阁子建筑规模颇为宏伟,其上半部为三官殿,下半部为一跨街券门。券门高不过2.5米,进深有七八米,东壁上有一个拱形耳室三官殿内供祀着三官,所谓“三官”是指道教所奉三位一体的天官、地官和水官的合称,或称“三元”。每逢年节,许多祀奉者来此祭祀,香火十分旺盛。清人方启英曾有《将夕游汇波寺》诗描绘了旧时汇波寺周边的景色,其诗曰:“郭内湖边寺,斜连历下亭。汇波涵晚照,飞彩散寒汀。暖暖山头月,辉辉水面萤。梵余疏磬响,佛火一龛灯。”
提起汇波寺阁子,往昔在济南还流传着一个汇波寺阁子“通海地漏”的民间传说。传说汇波寺阁子上殿顶与济南南门——历山门的地面一边高。每到雨季时,历山门一带积水没膝,阁子底下的积水从未深过阁洞之半,故而人们都说这里有“通海地漏”,无论下多大的雨都不会淹没。其实,此街不存水的真正原因是这条街建在了百花堤旧址上。
从今天的百花桥向北,一直到汇波桥下,过去是一条长街。明朝时称作汇波街,至清代中前期改称汇波寺街,清末则通称汇波寺阁子街。清末民初,长街南部称为汇波寺街,北部称为汇波寺北街。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以汇波寺阁子为界,向南称为阁子前街,向北称为阁子后街,往西则称为阁子西街。汇波寺阁子则于1946年修整街道时被拆除。
2008年大明湖扩建时,开挖水域,又恢复了百花堤的历史风貌。扩建工程中,保留下了原阁子前街14号的邵家大院及阁子前街15号院的老建筑。14号院落原为三进,呈“目”字形,错落有致,青石奠基,水磨青砖砌墙,每处房屋都比一般民房高大宽敞。15号院的大门非常普通,反映出原主人不事张扬的藏富心理。大门内,是一个小小的长方形院落,往前10余米北拐,是卷棚式的二门,非常讲究。三面屏门雕花门帽异常精致,门额上有浅浮雕“福子头见福”。进得门来,高大的北房抱柱出厦前铺三级条石台阶,花根玻璃窗户,柱头与梁额交角的地方,有雕刻非常华丽的雀替北房、东西厢房的头均有精细的砖雕,图案有梅兰竹、牡丹、福禄寿等,生动鲜活,栩栩如生。从前院的东侧过道向北绕过去来到后院,又一个四合院展现在眼前,院中一棵白蜡树枝繁叶茂,像一把巨伞笼罩着整个院落。
今曾堤南段以西复建为滨湖水街,街中桥梁纵横,水岸南侧的灰山亭即原曾堤的最南端。水街附近,还有利用古旧民居改造的老舍纪念馆,以及复建的二郎神庙等景观。
部分图片来源:邵凯、王琴
来源:天下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