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2年,猴痘曾在世界各国引起一轮恐慌,最终导致全球8万多人感染。
今年5月底6月初,猴痘病例已在我国北京、广州、台湾等地发现。
(资料图片)
猴痘属于人畜共患病,是天花的近亲,与新冠相比,猴痘需密接才能传染,传播性稍差,症状较轻,致死率在1%-10%之间。
那么,猴痘是否会掀起新一轮的大流行呢?
世卫组织给出了答案,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5月11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尽管如此,仍不可掉以轻心,防范好病毒传播,才能保护好自己。
林 岩 | 撰文
01
猴痘在我国三地被发现
猴痘是一种类似于天花的传染性疾病,可动物传人,也可人传人,症状包括水泡、皮疹、发烧和淋巴结肿大等。
患病者普遍症状较轻,大多数感染后数周时间可自愈,症状通常持续两到四周。但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或者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存在危重情况,致死率在1%-10%之间。
脓疱针刺后,猴痘的进展
今年我国最早发现猴痘病例的地区依然如去年一样,首先在台湾发现。
5月底,台湾首次发现猴痘病例,截止6月6日,台湾省已累计确诊146例猴痘病例(其中,134例为本土病例、12例为境外输入)。
6月6日,北京疾控中心发布消息称,在北京发现2例猴痘阳性病例,其中1位为境外输入,另一位为本土密接感染(与境外输入密接)。
6月10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监测到2例猴痘病例,分别为43岁和29岁成年男性,未披露境外输入还是本土病例。
在国外,巴西猴痘疫情最为焦灼,从2022年至今,目前发现病例已过万例,截止今年3月13日累计发现10301例,为此巴西不少人甚至产生了“仇猴”情绪,当地也发生几起针对猴子的暴力行为。
韩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最新数据
在韩国,早在今年3月份,猴痘就已在多地传播,截止到6月6日,已累计106例确诊病例。
可见,猴痘在全球呈多点位发散传播态势。
那么,它是否会形成新一轮大流行?
猴痘病毒可通过皮肤、口腔或性传播,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表面(如口腔、呼吸道或性传播)进入人体。
2023年5月11日,世卫组织明确表示,猴痘疫情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意味着,从世卫角度认为,猴痘不会成为新的大规模流行。
02
面对猴痘,勿慌,但需加以防范
尽管相比新冠,猴痘的传播能力实在是“小弟”般的水平,但是猴痘仍然可能造成规模性的感染,比如在非洲、巴西等地造成不小的规模感染,且当地不少人因为感染猴痘而失去了生命。
从全球数据来看,截止至2023年6月5日,全球共报告了87929例猴痘确诊病例、1095例疑似病例,其中包括146例死亡病例。
猴痘结构
感染猴痘最初的症状一般会先发烧,伴随肌肉疼痛和喉咙痛,接着出现皮肤发痒或皮疹、头痛、淋巴结肿大以及疲劳。当然这些症状并非每个人会全部经历,根据患者免疫力水平、接触到的病毒量差异而有所不同。
儿童、老人、孕妇及免疫力低下的人,在感染猴痘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包括继发感染、肺炎、败血症、脑炎和角膜感染后的视力丧失等,孕妇可能会导致死产或其他并发症。
当然,对于没有并发症的普通人,普遍症状较轻,且在几周内能够自愈。
面对猴痘,我们无需像应对新冠一般过度恐慌,但也应当加以防范。
值得庆幸地是,由于猴痘是天花的近亲,我国全民接种的天花疫苗对于猴痘有一定的防范作用,在一些贫困的国家地区,猴痘肆虐或许也和当地停止或者未曾接种天花疫苗有关,这也能解释为何在2022年,猴痘引发全球预警时,我国除台湾省外的其他地区并没有遭受多少猴痘的侵袭。
目前,MVA -BN疫苗已被批准供被认为有接触猴痘高风险或可能最近接触过猴痘的人使用,该疫苗最初是为应对天花开发的。
美国CDC也提示,家中常备的消毒剂能杀死猴痘病毒,平时在家可以多进行消毒。
此外,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动物、不食用野味,与感染者或动物接触后,应及时消毒,用肥皂水、消毒液或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参考资料
1.广州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0612/c14739-40011282.html
2.北京报告2例猴痘病例,会继续引起传播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11785195938152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