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封建王朝的百姓生存状态,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这么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那便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关资料图)
那么封建社会的百姓生活真的这么凄惨吗,今天贫道就以大唐盛世之时,为何废除府兵制而采取募兵制这个问题,来说说古代百姓的生存状态。
唐朝建立以后采取了自西魏沿袭下来的府兵制,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天宝年间,却是彻底废除了府兵制,而采取了募兵制,当时安史之乱并没有爆发,唐朝还处于盛世之中,为何缺好好的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呢,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其实主要是因为盛唐不只是李氏皇族的盛世,更是官僚阶级和世家大族的盛世,但偏偏不是老百姓的盛世,所以府兵制名存实亡,自然被募兵制取而代之。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贫道来大概说说。
首先我们来说说府兵制的性质类似于兵农合一制度,兵源来源于均田百姓。
何为均田百姓呢,就是唐初在关中等统治牢固之地实施均田制度,老百姓每个人可以分一百亩土地,只要好好种地,到了死后可以保留二十亩永业田留于后世,其他则由朝廷先后陆续收回,再重新分配。
均田制度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抑制官僚、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二是均田百姓有着稳定的经济收入,可以说是府兵的重要兵源。
可以说均田制度是府兵制度可以实施的基础所在。
但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期,问题就来了,虽然当时看似是大唐盛世,但并非是老百姓的盛世。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不只是李唐皇室权力达到巅峰,官僚阶级还有世家大族的权势也是根深蒂固起来,因此土地兼并开始严重起来。
土地兼并严重,自然意味着均田制度的破坏,这就造成了两个恶劣后果:一是老百姓没有足够的田地,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生活多是逃往其他地方,府兵的兵源得不到保证。
二是府兵本身属于均田百姓,结果因为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根本分不到一百亩田地,也就是勉强有着二十亩永业田,这样一来,经济收入保证不了,自然没有什么积极性可言。
说完土地兼并的情况,再说说李唐皇室的盛世,唐朝前期为了开疆拓土是一直持续对外用兵,当然这是一种好事,说明唐朝的崇文尚武精神很不错,但很多事情的背后并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唐朝初期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为了开疆拓土,对外频繁用兵,随着战争的胜利,边境防线越来越长,驻守的人数自然越来越多,于是府兵的兵役自然开始加重,造成了“屯兵于境,而师老厌战”的情况,因此府兵开始大量逃亡。
这样一来形成了府兵没有兵源保证,同时现役府兵又大规模逃亡的现象。
这里大家再注意一个情况,就是很多府兵并非是战死沙场,而是被边将虐待而死的。因为这些府兵是出自均田百姓,所以边将认为可以“取之土著”,于是给府兵分担了无穷无尽的劳役,折磨死府兵以后,然后将其存于府库中的财产据为己有,当时可谓是“故自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其残虐如此”。
而地方上因为唐王朝频繁对外用兵,军政费用开支太大,自然要剥削最底层的均田百姓,这其中自然包括府兵的家属在内,造成了杜甫在《兵车行》诗中所作的“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现象。
可见当时府兵还有均田百姓的生存状态,被各方剥削打压。
面对这种乱象唐王朝并没有在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说抑制土地兼并,保证均田百姓的利益,还有减轻府兵的负担,提高府兵待遇之类的。
而是开始治标不治本,诸如开元六年唐庭下诏“折冲府兵,每六岁一简”。意思是之前三年挑选一次,现在改为六年,间隔时间长一些,希望可以挑选到更多合适的府兵。
还有唐玄宗两次下诏减少缩短府兵的兵役,以期望来提高百姓参军的积极性,但下诏归下诏,因为府兵兵源得不到保证,自然不可能真的减少兵役,只能是“虽有其言,而事不克行”。
至此唐朝前期无往而不利的府兵制度,开始彻底瘫痪,无法在维系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兵部尚书张说在开元十年,向唐玄宗建议“请召募壮士,充宿卫”。唐朝开始尝试募兵制,到了天宝年间,彻底废除府兵制,以募兵制取而代之。
而当时均田制的破坏,老百姓的流离失所,唐王朝却并没有在根源上解决,甚至不惜任由其被破坏,保证不了府兵的兵源,府兵制跟着被破坏,然后再换成募兵制,也没有勇气对其内部的土地兼并等问题下手。
究其原因,其实说白了这是李唐皇室的盛世,也是官僚阶级和世家大族的盛世,但不是老百姓的盛世,所以府兵制可以废除,而老百姓更是可以流离失所。
大家想想堂堂大唐盛世的百姓亦是如此,由此可见古代社会老百姓生活有多难,所以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真真切切的反映出封建社会中老百姓的苦难生活。
正所谓以史为鉴,贫道认为这就是以史为鉴,对比一下古代,再看看现代,虽然现阶段有着不足之处,但一直在进步,对于老百姓来说,现在的生活比古代那种情况要好了不知道多少。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